相關政策的提出,也為建筑材料的消費升級推波助瀾,新型建材將顯著受益“綠色節能建筑行動方案”萬億商機帶來的發展機會。
近日中國建筑(601668)材料聯合會已經印發的《建筑材料行業“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指出,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已成為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建筑工業化、住宅產業化是建筑業發展的方向。建筑業的發展對節能建材和綠色建材的發展要求將不斷提高,為建材科技創新提供長期的市場需求和發展導向。
建筑工業化
“根據《規劃》,推廣使用外墻外保溫是我國降低能源損耗的有效途徑之一。”
目前我國房屋住宅的能量損失大致為墻體約占50%;屋面約占10%;門窗約占25%;地下室和地面約占15%。因此,墻面和屋頂的隔熱保溫是提升建筑節能率的重要一環。如何選擇一種既安全又環保的墻體保溫建材,是當今業內亟需關注,并決定我國建筑節能保溫建材行業良性發展的關鍵。
《規劃》提出,對于高性能綠色節能建材及其先進制造技術,要側重于開發工業化、規模化生產的高強自保溫燒結墻體砌塊、高性能水泥基保溫材料和部品、建筑外墻外保溫用高性能巖棉保溫材料、結構與保溫一體化復合墻體部品和構件;開發高性能節能門窗及幕墻材料、改善室內健康環境質量功能材料等;開發屋面防水保溫一體化材料構造技術,滿足不斷提高的綠色節能建筑要求。
綠色建材
因此,保溫材料特別是外墻外保溫材料有相當大的市場容量,特別是新建建筑的建設中從事外墻外保溫材料的生產企業將獲得較大的商機。
如果以目前我國建筑保溫市場的需要量分析,年需求量至少將達到數百萬噸,為現在我國產量的數倍。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建筑節能率基本實現50%的目標,但除了少數大中城市建筑節能率能達到標準外,廣大中小城市和農村都有較大差距。
另外,隨著國家加強建筑的節能要求,特別是對現有建筑的改造中,超白玻璃、中空玻璃、防紫外線玻璃等產品將有較大需求。目前,此類產品不僅具有較高的技術進入壁壘,而且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和市場需求潛力
。